電廠用水的類別及水質指標
一、火力發電廠用水的分類
由于水在火力發電廠水汽循環系統中所經歷的過程不同,其水質常有較大的差別,熱力設備用水大致可分為:原水、補給水、給水、鍋爐水、排污水、凝結水、疏水、返回凝結水、冷卻水等。
1、原水:原水是未經任何處理的天然水(如江河水、湖水、地下水等)。在火力發電廠中,原水是制取補給水的水源,也可以用來沖灰渣或作為消防用水。一般取自自備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或城市供水網。
2、補給水:原水經過各種水處理工藝處理后,成為用來補充火力發電廠汽水損失的鍋爐補給水。鍋爐補給水按其凈化處理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軟化水、蒸餾水或除鹽水等。
3、給水:經過各種水處理工藝處理后送進鍋爐的水成為給水。凝汽式發電廠的給水主要由汽輪機凝結水、補給水和各種疏水組成;熱電廠的給水中還包括返回凝結水。
4、鍋爐水:在鍋爐本體的蒸發系統中流動著的水稱為鍋爐水。
5、排污水:為了防止鍋爐結垢和改善蒸汽汽質,用排污的方法排出一部分含鹽量高的鍋爐水,這部分排出的鍋爐水稱為排污水。
6、凝結水:鍋爐產生的蒸汽在汽輪機內做功后,經冷卻水冷凝成的水稱為凝結水。這部分水又重新進入熱力系統,成為鍋爐給水的主要部分。
7、疏水:在熱力系統中,進入加熱器的蒸汽將給水加熱后,由這部分蒸汽冷凝下來的水,以及在停機過程中,蒸汽系統中的蒸汽冷凝下來的水都稱為疏水。所有疏水經疏水器匯集到疏水箱,符合水質要求的,作為鍋爐給水的一部分返回熱力系統。由于火力發電廠(尤其是熱電廠)的疏水系統比較復雜,一般在水汽循環的主要系統中不表示出來,另行闡述。
8、返回凝結水:熱力發電廠向熱用戶供熱后,回收的蒸汽凝結成水,稱為返回凝結水(也稱返回水)。其中又有熱網加熱器凝結水和生產返回凝結水之分。
9、冷卻水:蒸汽在汽輪機中做完功以后,通常通過水冷,閉式水系統的冷卻通常也需要水冷,這兩部分水稱為冷卻水。一般說的冷卻水主要是指這兩部分。
二、天然水中水中雜質(離子和主要化合物)
天然水中的雜質可按其分散顆粒的大小分為:懸浮物、膠體和溶解物質。懸浮物是粒徑10–4mm以上的粒子,它們在水中不穩定,可在重力或浮力的作用下去除,常為砂、粘土類化合物及動植物類的產物;膠體的粒徑在10–6~10–4mm,常為不溶于水的分子所組成,膠體粒子比表面大、活性大并帶有負電荷,它們常是鐵、鋁、硅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膠體,膠體可用混凝、澄清與過濾工藝去除;溶解物質是指粒徑小于10–6mm的離子和一些溶解氣體,采用離子交換、電滲析、反滲透的工藝可將其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氧氣等溶解氣體也是水處理工藝需除去的雜質。
1、水中的離子態雜質
天然水中的離子按其含量而可為三類,如表1–1,其中含量最高的第I類離子是水處理過程中需要凈化的主要對象。
表1–1 天然水中的離子
類別
|
陽離子
|
陰離子
|
含量范圍
|
||
名 稱
|
符 號
|
名 稱
|
符 號
|
|
|
I
|
鈣離子
鎂離子
鈉離子
鉀離子
|
Ca2+
Mg2+
Na+
K+
|
碳酸氫根
氯離子
硫酸根
|
![]() Cl–
![]() |
自幾個mg/L
至幾萬mg/L
|
II
|
鐵離子
錳離子
銨離子
|
Fe2+
Mn2+
![]() |
氟離子
硝酸根
碳酸根
|
F–
![]() ![]() |
自十分之幾mg/L
至幾個mg/L
|
III
|
銅離子
鋅離子
鎳離子
鈷離子
鋁離子
|
Cu2+
Zn2+
Ni2+
Co2+
Al3+
|
硫氫酸根
硼酸根
亞硝酸根
溴離子
碘離子
磷酸氫根
磷酸二氫根
|
HS–
BO–2
![]() Br–
I–
![]() ![]() |
小于十分之一mg/L
|
2、水中的主要化合物
2.1 碳酸化合物
在天然水中,含量最大的雜質常常是碳酸的鹽類。碳酸是由二氧化碳與水作用而形成,在水中碳酸化合物可以四種形態存在:溶于水中的氣體態(CO2)、碳酸的分子態(H2CO3)、碳酸氫根(HCO–3)和碳酸根(CO2–3)離子態。碳酸化合物的這四種形態隨水的pH值而相互轉化。圖1–1表示出在不同pH值時各自的相對含量。

圖1–1水中各種碳酸化合物的相對量和pH的關系(25℃)
由圖可見,在 pH8.35以下,碳酸化合物主要是碳酸氫根和水中游離的二氧化碳,若pH降至4.3以下時,碳酸化合物均以二氧化碳的形態存在,此時若采用吹脫原理則很容易除去。另外,大多數天然水的pH值低于8.35(聊城電廠黃河水為7.50~8.20)所以其碳酸化合物主要是碳酸氫根(HCO–3)。隨著pH的升高,水中碳酸根的百分比逐漸增加,當 pH>12以后,則主要以碳酸根的形態存在,所以爐水中常保持一個堿性環境以避免游離二氧化碳的腐蝕,無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2.2 硅酸化合物
硅酸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化合物,它的形態很多,在水中有離子態,分子態以至膠態。硅酸的通式為xSiO2·yH2O,當x和y均等于1時,分子式可寫成H2SiO3,稱為偏硅酸;當x=1,y=2時,分子式為H4SiO4,稱為正硅酸,當x>1時,硅酸呈聚合態,稱為多硅酸。當硅酸的聚合度增大時,它會由溶解態轉化成膠態,當其濃度較大時,會呈凝膠狀自水中析出.。當pH值不很高時,溶于水的二氧化硅主要呈分子態簡單硅酸,書中均以偏硅酸(H2SiO3)來討論。
硅酸的酸性很弱,電離度不大,所以當純水中含有硅酸時不易用pH或電導率檢測出來。二氧化硅的溶解度隨pH值變化的關系可由圖1–2來表征。

圖1–2 SiO2的溶解度
圖1–2表明,當pH值在9以下時,SiO2的溶解度是恒定的。其原因為,在此條件下離子態HSiO3-的量非常少,水中硅酸化合物幾乎都呈分子態H2SiO3,而水中可溶解的分子態H2SiO3的量是恒定的。
當pH值增大到超過9時,SiO2的溶解度就顯著地增大,因為此時H2SiO3電離成HSiO3-的量增多,所以溶解的SiO2除了會生成H2SiO3外,還要生成大量的HSiO3-。
當pH值較大,且水中溶解的硅酸化合物量較多時,它們會形成多聚體,圖1–2的虛線稱為單核墻,它表示多聚體量達單體量
的情況,陰影部分表示水中溶解的多聚體已超過
。


天然水中硅酸化合物含量一般在1~20mg/LSiO2的范圍內,地下水有的高達60mg/L。
硅酸化合物的這許多形態會影響到它的測定方法。通常采用的鉬藍比色法能測得的只是水中分子量較低的硅酸化合物。至于分子量較大的硅酸,有的不與鉬酸反應,有的反應緩慢。根據此種反應能力的不同,水中硅酸化合物可分成兩類。那些能夠直接用比色法測得的稱為活性二氧化硅(簡稱活性硅),不能直接測得的稱為非活性二氧化硅(簡稱非活性硅)。
在火力發電廠中,水中硅酸化合物是有害的物質。當鍋爐水中鋁、鐵和硅的化合物含量較高時,會在熱負荷很高的爐管內形成水垢。在高壓鍋爐中,硅酸會溶于蒸汽,隨之帶出鍋爐,最后沉積在汽輪機內,引起故障。所以,硅化合物是需處理的主要以象之一。
2.3 鐵的化合物
在天然水中鐵是常見的雜質。水中的鐵有亞鐵(Fe2+)和高鐵(Fe3+)兩種。
在深井水中,因溶解氧的濃度很小和水的pH值較低,水中會有大量Fe2+存在,有多達10mg/L以上的,這是因為常見的亞鐵鹽類溶解度較大,水解度較小,Fe2+不易形成沉淀物。當水中溶解氧濃度較大和pH值較高時,Fe2+會氧化成Fe3+,而Fe3+很易水解,從而轉變成Fe(OH)3沉淀物或膠體。當pH≥8時,水中亞鐵離子(Fe2+)被溶解氧氧化的速度很快。反應如下:
4Fe2+ + O2 + 2H2O → 4Fe3+ + 4OH–
Fe3+ + 3H2O → Fe(OH)3¯ + 3H+
鍋爐給水攜帶鐵的氧化物會引起鍋內生成氧化化鐵垢。必須注意,凈水設備和熱力設備的腐蝕,也有可能使給水帶鐵入鍋爐,所以還應搞好設備防腐,以防止水質重新污染。
2.4 氮的化合物
在天然水中有時含有氮的無機化合物,如NH4+、NO2–和NO3–。它們的主要來源為動植物的各種含氮有機物,以及隨工業排水混入的NH4+。
隨污水帶入水源的含氮有機物(如蛋白質、尿素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逐漸分解,生成組成較簡單的氮化合物。在沒有氧存在的情況下,氨是有機氮分解的最終產物;如果水中有氧,則在細菌參與下,能使氨繼續分解,逐步轉變成亞硝酸鹽或硝酸鹽。
為此,根據天然水中各種含氮化合物的相對含量,可以推測此水被有機物污染的時期。如果NH4+含量百分率較大,則表示被污染的時期不長;反之,如NO3-含量的百分率較大,則表示被污染已很久。
三、火力發電廠用水的水質指標
不同用途的水,常有不同的水質要求,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水質指標。水質指標可用水中雜質的組成表示,也可以根據技術上的需要專門擬定,這種專門擬定的指標稱之為技術指標。表1–2即為電廠水處理中常用的水質指標,其中自懸浮物至穩定度都是技術指標。
表1–2 水質指標及常用單位
水質指標
|
常用單位
|
水質指標
|
常用單位
|
水質指標
|
常用單位
|
懸浮物
|
mg/L
|
化學耗氧量
|
mg/L
|
磷酸根
|
mg/L
|
渾濁度
|
FTU
|
生物需氧量
|
mg/L
|
硝酸根
|
mg/L
|
透明度
|
cm
|
含油量
|
mg/L
|
亞硝酸根
|
mg/L
|
含鹽量
|
mg/L
|
穩定度
|
|
鈣
|
mg/L
|
溶解固體物
|
mg/L
|
二氧化碳
|
mg/L
|
鎂
|
mg/L
|
灼燒殘渣
|
mg/L
|
溶解氧
|
mg/L
|
鉀
|
mg/L
|
電導率
|
ms/cm
|
碳酸氫根
|
mg/L
|
鈉
|
mg/L
|
堿 度
|
mmol/L
|
碳酸根
|
mg/L
|
氨
|
mg/L
|
硬 度
|
mmol/L
|
氯離子
|
mg/L
|
鐵
|
mg/L
|
碳酸鹽硬度
|
mmol/L
|
硫酸根
|
mg/L
|
鋁
|
mg/L
|
非碳酸鹽硬度
|
mmol/L
|
二氧化硅
|
mg/L
|
pH
|
|
電力生產中,常用的主要技術指標的意義如下:
1. 溶解固形物和含鹽量
溶解固形物是指水中除溶解氣體之外各種溶解物的總量。它除了包括全部陰、陽離子外,還應加上非離子態的二氧化硅、鐵鋁氧化物和有機物的的含量。
含鹽量表示水中溶解鹽類的總和,它可通過水質全分析后將陰、陽離子全部相加而得。含鹽量有兩種表示方法:其一是摩爾表示法,即將水中各種陽離子(或各種陰離子)均按帶一個電荷的離子為一個基本單元,計算其含量(mmol/L),然后將它們全部相加;其二是重量表示法,即將水中各種陰陽離子的含量換算成mg/L,然后全部相加。
2. 懸浮物與濁度
水中懸浮物是各種水處理工藝中都需監督的項目。懸浮物的含量可以用重量分析法來測定,但此法需要將水過濾,濾出的懸浮物需經烘干和稱量等手續,操作麻煩、準確度低,不宜用作現場運行的監督指標,所以,通常采用較易測量的“濁度”作為衡量懸浮物的指標。
濁度一般用來衡量水中懸浮物和膠體物質的大致含量。濁度表征溶液對光的散射性,其測定方法為:將樣品在90°角度下的散射光強度與用標準溶液在同樣條件下的散射光強度相比較。此種測定常采用裝有光電池的儀器(如激光濁度儀)來測定。
3. 堿度和酸度
3.1 堿度 水的堿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氫離子物質的量。天然水中堿度主要由重碳酸根所組成。因為堿度是用酸中和的辦法來測定的,所以采用的指示劑不同,滴定終點也不同,所測得的物質也不同。當用酚酞作指示劑時,終點pH為8.1~8.3,水中的氫氧根被中和成水,碳酸根中和成碳酸氫根,用酚酞作指示劑時測得的堿度稱為酚酞堿度(PA)。當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時,終點pH為4.3~4.5,水中氫氧根中和成水、碳酸根和碳酸氫根中和成碳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時測得的堿度稱為甲基橙堿度(MA)。通過;酚酞堿度(PA)和甲基橙堿度(MA)可算出水中氫氧根、碳酸根和碳酸氫根的含量。
3.2 酸度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赡苄纬伤岫鹊奈镔|有強酸,強酸弱堿鹽、酸式鹽和弱酸。
4. 硬 度
硬度是指天然水中多價陽離子的總濃度,對天然水來說主要是鈣、鎂離子,故水的硬度也就表示水中鈣、鎂離子之和。硬度可分為以下兩種:
4.1 碳酸鹽硬度 碳酸鹽硬度是指水中鈣、鎂的碳酸氫鹽、碳酸鹽之和。但由于天然水中碳酸根的含量非常少,所以一般將碳酸鹽硬度看作鈣、鎂的碳酸氫鹽。碳酸鹽硬度又被稱作暫時硬度,這是由于水長時間煮沸后,水中重碳酸鈣和重碳酸鎂會分解產生碳酸鈣和氫氧化鎂沉淀,使碳酸鹽硬度消失,所以被稱作暫時硬度。
4.2 非碳酸鹽硬度 水的總硬度和碳酸鹽硬度之差是非碳酸鹽硬度,它們是鈣、鎂的氯化物和硫酸鹽等。它在水沸騰時不能被除去,所以又被稱為永久硬度,其值近似等于非碳酸鹽硬度。
為了使水質滿足各種用途的要求,在進行水處理前必須對水進行取樣和分析。表1–3列出了通常分析的項目及其存在的危害和處理方法,根據需要及水質的特點在必要時可增加分析項目。
5. 電導率
衡量水中含鹽量最簡便和迅速的方法是測定水的電導率,因為組成天然水含鹽量的主要物質為離子,而離子具有導電性。電導率的單位是S/m(S稱為西,表示西門子)或us/cm。一般水質的電導率較小,電導率的常用單位是us/cm。實際測量中常用電導率表來測定。
6. 有機物
水中有機物的組成復雜,不論是對某些有機物的量還是對有機物的總量都難以測定,因此采用了各種相對表示有機物含量的指標。
6.1 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耗氧量表示利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有機物所需的氧量,此量常用符號COD表示;瘜W氧化劑一般用重鉻酸鉀或高錳酸鉀。目前常用重鉻酸鉀作氧化劑(CODcr),它可將大部分有機物氧化,從而表示出有機物全部氧化所需的氧量,從而可大致表示水中的有機物的含量。
6.2 生物需氧量(BOD) 生物需氧量表示用微生物氧化水中有機物所消耗的氧量。在氧化的第一階段中,主要是有機物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階段主要是氨轉化成硝酸根和亞硝酸根。測定方法一般分為兩種:BOD5和BOD21。目前常以20℃和黑暗條件下用微生物氧化有機物5天所需的氧量進行測定,以BOD5來表示。
7. 天然水的分析項目
表1–3 天然水的一般分析項目
成 分
|
化學式
|
引 起 的 問 題
|
處 理 方 法
|
濁 度
|
——
|
使水不透明,會在管道、生產設備水側產生沉積物而影響熱效率或工藝過程。
|
凝聚、沉降和過濾
|
硬 度
|
Ca2+、Mg2+的鹽類
|
是熱交換設備、鍋爐、管道等內部結垢的主要來源。
|
軟化、除鹽、鍋內處理、表面活性劑處理
|
堿 度
|
![]() ![]() |
爐水發泡和隨蒸汽攜帶固形物。碳酸氫鹽和碳酸鹽會使蒸汽中含有二氧化碳(凝結水管道中的一種腐蝕源)。
|
石灰或石灰一蘇打軟化、酸處理、氫型軟化、除鹽、陰離子交換劑脫堿
|
酸 度
|
H2SO4、HCl等
|
酸性腐蝕
|
堿中和
|
二氧化碳
|
CO2
|
水管道的腐蝕特別是蒸汽和凝結水管道的腐蝕
|
充氣、除氣、堿中和
|
pH
|
pH=lg
![]() |
pH隨水酸性或堿性固形物含量而變化。大多數天然水pH為6.0~8.0
|
堿性物質或酸性物質調節
|
硫酸根
|
![]() |
增加水中固體物含量,會與鈣子結合形成硫酸鈣垢
|
離子除鹽
|
氯離子
|
Cl–
|
增加水中固體物含量和水的腐蝕性
|
離子除鹽
|
二氧化硅
|
SiO2
|
鍋內和冷卻水系統結垢。高參數設備由于二氧化硅的選擇性攜帶,汽輪機葉片上會有不溶性沉積物
|
鎂劑處理,除鹽中用強堿陰離子交換樹脂吸著
|
鐵
|
Fe2+
Fe3+
|
沉淀時會使水變色。為水管、鍋爐管等水側沉積物的來源。
|
曝氣、凝聚、石灰軟化、離子交換、錳砂過濾、表面活性劑處理
|
錳
|
Mn2+
|
沉淀時會使水變色。為水管、鍋爐管等水側沉積物的來源。
|
充氣、凝聚、石灰軟化、離子交換、接觸過濾、表面活性劑處理
|
溶解氧
|
O2
|
引起管道、熱交換設備和鍋爐等腐蝕
|
除氣、化學除氧劑處理
|
氨
|
NH3
|
形成可溶性的復合離子使銅和鋅合金腐蝕
|
氫型離子交換、氯化、除氣
|
溶解固形物
|
——
|
在含量高時對工藝過程有影響,會導致熱交換設備、鍋爐、管道內有沉積物。
|
石灰軟化或氫型離子交換、除鹽
|
懸浮物
|
——
|
會導致熱交換設備、鍋爐、管道內有沉積物
|
凝聚、沉降、沉淀、過濾或聯合處理
|
全固形物
|
——
|
含量過高時對工藝過程有影響,是爐水起泡原因之一,并會導致熱交換設備、鍋爐、管道內有沉積物
|
凝聚、沉降、沉淀、過濾、軟化、除鹽或聯合處理
|
8、水中雜質對水處理設備和熱力設備影響見下表1-1。
表1-1 水中雜質對設備的有害影響
序號
|
雜質名稱
|
對設備影響
|
1
|
懸浮物
|
污染樹脂,降低其交換性能,尤其對逆流再生設備影響較大。
|
2
|
有機物
|
1、使陰離子交換樹脂污染老化,降低交換容量及使用壽命;
2、進入鍋爐后能造成汽水共騰,惡化蒸汽品質。
|
3
|
游離氯
|
是氧化劑,能形成樹脂的不可逆膨脹而使樹脂損壞。
|
4
|
溶解氧
|
可造成水處理系統和給水系統的腐蝕,但在高純給水中進行中性水加氧處理,可形成一層保護膜,減緩對給水系統的腐蝕。
|
5
|
硅酸化合物
|
易在熱力系統結垢,在汽輪機葉片上結垢析出,影響機組出力。
|
6
|
碳酸鹽化合物
|
在加熱后能分解出二氧化碳,在給水系統造成二氧化碳腐蝕。
|
7
|
鈣鎂鹽類
|
能在強受熱面上結出堅硬的水垢。
|
8
|
鉀鈉鹽類
|
能在過熱器、汽輪機葉片上結鹽。
|
9
|
銅鐵垢
|
進入離子交換樹脂內不易再被交換出來;在鍋爐水冷壁管上結垢又能造成潰瘍性垢下腐蝕,嚴重影響鍋爐安全運行。
|
10
|
氨和銨鹽
|
適量的氨對抑制系統中的二氧化碳腐蝕有好處,但量大后能促使對銅的腐蝕。
|
11
|
硝酸、亞硝酸鹽
|
能形成水冷壁及過熱器的腐蝕。
|
四、北疆電廠水源水質概況
北疆電廠有海水和自來水兩種水源,其中海水作為電廠的正常生產用水水源,一部分用于電廠冷卻用水,一部分用于海水淡化,自來水作為電廠施工用水及機組首次啟動用水。本工程所在地為淤泥質海岸,海水受風浪及潮流影響顯著,泥沙易起不易沉降,海水懸浮物含量高,年溫度變化范圍為零下2.1℃~零上30℃。
已取得水質如下:
1、海水水質分析表 2005年7月
序號
|
站位
要素
|
HYS010W01
|
HYS010W02
|
HYS010W03
|
1
|
水溫
|
28.2
|
28.0
|
28.0
|
2
|
鹽度
|
27.76
|
27.63
|
27.81
|
3
|
pH
|
8.04
|
8.05
|
8.07
|
4
|
懸浮物(mg/l)
|
158
|
110
|
112
|
5
|
濁度(度)
|
132
|
66
|
62
|
6
|
溶解氧(mg/l)
|
8.96
|
8.40
|
7.87
|
7
|
化學耗氧量(mg/l)
|
2.24
|
4.03
|
3.03
|
8
|
BOD(mg/l)
|
0.48
|
3.2
|
2.3
|
9
|
氨氮(mg/l)
|
0.0175
|
0.0125
|
0.0135
|
10
|
無機磷(mg/l)
|
0.017
|
0.015
|
0.012
|
11
|
TOC(mg/l)
|
5.32
|
5.88
|
5.63
|
12
|
油(mg/l)
|
0.062
|
0.084
|
0.083
|
13
|
硫化物(mg/l)
|
<0.005
|
<0.005
|
<0.005
|
14
|
NH3(mg/l)
|
0.0016
|
0.0011
|
0.0012
|
15
|
堿度(mg/l)以CaCO3計
|
146.9
|
143.8
|
146.3
|
16
|
亞硝酸鹽氮(mg/l)
|
0.0016
|
0.0032
|
0.0027
|
17
|
硝酸鹽氮(mg/l)
|
0.109
|
0.222
|
0.194
|
18
|
CO2(mg/l)
|
1.45
|
1.69
|
1.45
|
19
|
Mg2+(mg/l)
|
1067
|
1072
|
1030
|
20
|
Ca2+(mg/l)
|
358
|
376
|
408
|
21
|
Na2+(mg/l)
|
9066
|
9067
|
9044
|
22
|
K+(mg/l)
|
325
|
378
|
390
|
23
|
Fe2+(mg/l)
|
0.04
|
0.12
|
0.18
|
24
|
Fe3+(mg/l)
|
0.05
|
0.56
|
0.62
|
25
|
Al2+(mg/l)
|
0.074
|
<0.001
|
<0.001
|
26
|
HCO3-(mg/l)
|
177.4
|
173.7
|
176.7
|
27
|
CO32-(mg/l)
|
0
|
0
|
0
|
28
|
SO42-(mg/l)
|
2672
|
2735
|
2644
|
29
|
Cl-(mg/l)
|
19649
|
19700
|
20000
|
30
|
OH-(mg/l)
|
0
|
0
|
0
|
31
|
Ba2+(mg/l)
|
0.08
|
0.18
|
0.08
|
32
|
Sr2+(mg/l)
|
7.50
|
7.60
|
7.60
|
33
|
Pb(mg/l)
|
0.003
|
0.007
|
0.006
|
34
|
Mn(mg/l)
|
<0.005
|
<0.005
|
<0.005
|
35
|
TDS(g/l)
|
28.55
|
28.75
|
28.82
|
36
|
全硬度(mmol/l)
|
45.80
|
46.11
|
53.12
|
37
|
碳酸鹽硬度(mg/l)
|
4585
|
4615
|
5317
|
38
|
全硅量
|
0.03
|
1.64
|
0.20
|
39
|
膠硅量
|
0.02
|
1.64
|
0.20
|
40
|
色度
|
20
|
30
|
20
|
41
|
細菌總數(個/ml)
|
3.5×102
|
2.0×102
|
1.7×102
|
2、海水水質分析表 2006年1月
序號
|
分析項目
|
|
|
N3
|
1
|
水溫
|
|
|
3
|
2
|
鹽度(g/L)
|
|
|
33.45
|
3
|
pH
|
|
|
8.11
|
4
|
SS(mg/L)
|
|
|
254
|
5
|
濁度
|
|
|
20
|
6
|
DO(mg/L)
|
|
|
11.15
|
7
|
CODMn(mg/L)
|
|
|
0.15
|
8
|
BOD5(mg/L)
|
|
|
0.02
|
9
|
氨氮(mg/L)
|
|
|
0.0067
|
10
|
總磷(mg/L)
|
|
|
0.0128
|
11
|
TOC(mg/L)
|
|
|
2.78
|
12
|
油(mg/L)
|
|
|
0.001
|
13
|
硫化物(mg/L)
|
|
|
<0.005
|
14
|
NH3(mg/L)
|
|
|
0.0004
|
15
|
堿度(mg/L)以CaCO3計
|
|
|
155.8
|
16
|
亞硝酸鹽氮(mg/L)
|
|
|
0.0014
|
17
|
硝酸鹽氮(mg/L)
|
|
|
0.098
|
18
|
CO2(mg/L)
|
|
|
1.45
|
19
|
Mg2+(mg/L)
|
|
|
1381
|
20
|
Ca2+(mg/L)
|
|
|
502
|
21
|
Na+(mg/L)
|
|
|
9946
|
22
|
K+(mg/L)
|
|
|
368
|
23
|
Fe2+(mg/L)
|
|
|
0.008
|
24
|
Fe3+(mg/L)
|
|
|
0.011
|
25
|
Al3+(mg/L)
|
|
|
0.005
|
26
|
HCO3-(mg/L)
|
|
|
188.8
|
27
|
CO32-(mg/L)
|
|
|
0
|
28
|
SO42-(mg/L)
|
|
|
2471
|
29
|
Cl-(mg/L)
|
|
|
18747
|
30
|
OH-(mg/L)
|
|
|
0
|
31
|
Ba2+(mg/L)
|
|
|
0.025
|
32
|
Sr2+(mg/L)
|
|
|
4.67
|
33
|
Pb(mg/L)
|
|
|
0.001
|
34
|
Mn(mg/L)
|
|
|
<0.005
|
35
|
TDS(g/L)
|
|
|
34.53
|
36
|
全硬度(mmol/L)
|
|
|
69.3
|
37
|
碳酸鹽硬度(mg/L)
|
|
|
6940
|
38
|
全硅量
|
|
|
<0.01
|
39
|
膠硅量
|
|
|
<0.01
|
40
|
色度
|
|
|
10
|
41
|
細菌總數(個/mL)
|
|
|
3.4×102
|
42
|
波美度(Be′)
|
|
|
3.6
|
3、自來水水質分析表 2006年9月
項 目
|
mg/L
|
mg/L
CaCO3
|
mmol/L
|
項 目
|
mg/L
|
mg/L
CaCO3
|
mmol/L
|
|
陽
離
子
|
K++Na+
|
4.6+23.2
|
|
1.13
|
總含鹽量
|
334.26
|
|
|
Ca2+
|
36.07
|
|
1.80
|
溶解性固體
|
286.0
|
|
|
|
Mg2+
|
23.11
|
|
1.90
|
懸浮性固體
|
4.50
|
|
|
|
Fe2+
|
0.01
|
|
~0
|
電導率
|
494µS/L
|
|||
Fe3+
|
0.01
|
|
~0
|
總硬度
|
|
|
3.70
|
|
Al3+
|
0.07
|
|
0.01
|
碳酸鹽硬度
|
|
|
2.00
|
|
NH4+
|
0.05
|
|
~0
|
酚酞堿度
|
|
|
0
|
|
Cu2+
|
0
|
|
0
|
甲基橙堿度
|
|
|
2.00
|
|
Ba2+
|
1.0
|
|
0.01
|
全堿度
|
|
|
2.00
|
|
Sr2+
|
5.0
|
|
0.11
|
pH值
|
7.76
|
|||
Σ
|
93.12
|
|
4.96
|
游離二氧化碳
|
0.08
|
|
|
|
陰
離
子
|
Cl-
|
49.0
|
|
1.38
|
全硅
|
3.50
|
|
|
F-
|
-
|
|
-
|
非活性硅
|
2.90
|
|
|
|
NO3-
|
0.10
|
|
~0
|
總有機碳
|
|
|
|
|
NO2-
|
-
|
|
-
|
生化耗氧量(BOD5)
|
|
|
|
|
SO42-
|
70.0
|
|
1.46
|
化學耗氧量(CODCr)
|
4.0
|
|
|
|
PO43-
|
-
|
|
-
|
游離氯(Cl2)
|
|
|
|
|
S2-
|
-
|
|
-
|
濁度(NTU)
|
|
|||
HCO3-
|
122.04
|
|
2.0
|
淤塞指數(SDI)
|
|
|||
CO32-
|
0
|
|
0
|
細菌
|
|
|||
OH-
|
0
|
|
0
|
外觀(顏色、氣味)
|
|
|||
Σ
|
241.14
|
|
4.84
|
其他
|
|